6月25日下午,當慈眉善目、精氣神十足的孫建博結束報告時,聽眾們對這位年逾六旬的“林業英雄”報之以經久不息的掌聲。
二十多年來的一部創業史和奮斗史,讓人感覺“聽起來是奇聞”。無論是當廠長還是任黨委書記,無論是幫政府解困兼并虧損企業還是讓林場起死回生扭虧為盈……孫建博都迎難而上,迎刃而解,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即使是身體健全者也難以破解的棘手難題,把原山林場打造成了全國林業戰線的一面旗幟和改革樣板,名聞遐邇。
大家無不欽敬魯中漢子孫建博的“能”!
——正當他的陶瓷生意做得紅紅火火,已經賺得盆滿缽滿時,黨組織讓他去接手負債4009萬元、債主堵門、13個月發不出工資的原山林場。他挺身而出,義不逃責。面對親友的質疑,他回答得好:我是一名殘疾人,更是一名共產黨員,面對組織的安排和職工的期盼,責任與擔當永遠比困難更重要;黨員對組織最好的報答就是讓林場職工都過上好日子。
——干事有“招”,創業有“法”。孫建博未雨綢繆,見微知著,敏銳地涉足旅游領域,建成了山東省第一家森林樂園,開園趕上了全國第一個旅游黃金周的到來……他還建立了全省第一支專業防火隊,推行的“大區域防火理念”,得到了國家專管部門的認可和推廣。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他行動在前,成效顯著,原山的森林覆蓋率從4%提高到了94.4%。這憑的是眼光,是魄力,更是睿智。
——先富帶后富,心里有群眾。孫建博是市領導眼中的“解困高手”,不管難度有多大問題多棘手,他從不講代價提條件,而是千難萬難自己扛。因為,他深知1000名職工的安置,關系到社會上1000個家庭的安定、1000個家庭的幸福,關系到3000人的“小社會”…… 他不忘初心,不忘自己是一名全國人大代表,更是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黨員;他靠著“黨員干部為事業干、為職工干,職工為自己干,一起為國家干”的質樸治廠理念,贏得了大家的擁戴。
孫建博“能” 的背后多少辛酸幾多血汗?誰都知道他3歲時因病致殘,右腿完全沒有知覺,如今走到哪兒都帶著止疼藥,腿痛了就吃上幾片……但在孫建博那云淡風輕、如數家珍、娓娓道來的講述中,所有的人都感到,這一切 “談起來不是笑談”。
這是一名真正的“好黨員”,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。當有人問遇到困難的時候黨在哪里?孫建博自信滿滿地說:“黨在我心里!沒有黨的好政策、沒有組織的信任和幫助,就不會有林場改革發展的好局面?!?/p>
這是一位真正的“好干部”,忠誠、干凈、擔當。孫建博抓班子帶隊伍嫻熟自如,建成原山黨性體檢館,讓每一名黨員都把自己擺進去,一項一項進行對照檢查,及時查“病情”找“病根”。群雁高飛頭雁領,鋼班子帶出了鐵隊伍。
這是一位真正的“好男兒”,重情重義,俠骨柔腸。孫建博摯愛腳下這片土地,拄拐種樹多磨難,敢教荒山變金山。他和職工們風雨與共,秉持“一家人一起吃苦,一起干活,一起過日子,一起奔小康,一起為國家做貢獻”,職工的“小事”在他心里都是“大事”。
孫建博的“能”,實實在在地為黨增了光添了彩。
今后,當我們面對工作上的困難和壓力時,多想一想孫建博為什么“能”,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找到答案,都會讓自己“能”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