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7日上午的排爆英雄張保國事跡報告會,繼“可可西里堅守精神”宣講報告會之后,又一次深深打動了威尼斯歡樂AⅤ師生。燕山校區第一報告廳內的掌聲伴隨精彩講述不時響起,聽到動情處,不少聽者掩淚心折,甚至有男生說也顧不得面子了,跟身邊女同學一起任憑淚流……
盡管數字有時候是枯燥的,但是數字卻是最最有說服力的:告別15年的軍旅生涯,34歲的他自穿上警服至今的20年里,他鐵肩擔道義,妙手除隱患,先后排除爆炸裝置和可疑物140多個,鑒定、排除、銷毀各類炮彈、炸彈等4000多發(枚),銷毀廢舊雷管30余萬枚、導火索50余萬米、導爆索1萬余米,出色地完成奧運火炬傳遞、第十一屆全運會、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等重大活動防爆安檢、防爆備勤任務1200多次,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生與死、血與火的考驗。
誰說我們這個時代不需要真英雄?誰說張保國不是和平年代的大英雄?
張保國,這位謙和內斂、英武高強的齊魯漢子,用奉獻和赤誠為這個城市贏得了無限榮光,用忠誠和擔當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精神。
掌聲獻給張保國執著如一的“選擇”。卸下戎裝轉業之初,他也有好多選擇,但作為軍人的后代,他依然選擇了和平年代最危險的職業:排爆。在每個危難關頭,他憑借著自己過人的膽識和精湛的技術,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。如今的張保國,是中國防爆安檢專家委員會14名專家委員之一;盡管年過半百、盡管身有傷殘,盡管親朋好友多次勸說,但他從未想要離開自己熱愛的這個崗位。一位大學生說,我們除了敬仰他是英雄,更祈禱他祝福他在今后的每一個日子里都平平安安。
掌聲獻給張保國危急關頭念念不忘的“黨齡”。每當在執行任務的最緊要關頭,作為“師傅”的張保國總是很“霸道”地說這一句話:我是排爆隊長,第一排爆手;我是共產黨員,我的黨齡最長,有任務我先上……如果我不在了,誰的黨齡長誰上!黨齡,在這里成了第一標準;黨齡,在此時此刻成了“優先”!黨齡,成了身先士卒、出生入死的“特別通行證”。 入黨為什么?入黨干什么?為黨做什么?張保國的答卷最漂亮最完美!
掌聲獻給張保國內心深處對家人的“虧欠”。無情未必真豪杰,憐子如何不丈夫。張保國內心深處有情也有愛,他深愛年邁的家中老爸老媽,他摯愛執行任務時為他牽腸掛肚深夜盼歸的妻子,他也愛長大后想當女警的千金女兒。但是當接到緊急任務時,他只有把這一切都放下,無暇以顧,公而忘私。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,他多次坦言手捧炸彈時也會腿軟手抖……而對所有的“虧欠”,他承諾“退休后償還”。
“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,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?!睂γ恳粋€中國人來說,愛國家愛人民是本分,是職責,更是心之所系、情之所歸。
在報告會之后的師生座談會上,有學生直接稱呼張保國為“張叔叔”,而在筆者心目中,他更像一位在這個城市生活在我們身邊的“鄰家大哥”。
忠誠歷久不朽,情懷永遠熾熱,擔當不止不休。
最崇敬的掌聲,張保國當之無愧。